对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关于实现食品安全跨区域联动的建议》(案号:20170109)的答复意见

发布时间:2017-09-25  信息来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文字   

 苏洁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实现食品安全跨区域联动的建议》(案号:20170109)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建议由我局主要领导亲自领办,并与市农业局,市公安局,市卫生计生局,市应急办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几年,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以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为中心,扎实推进食品监管领域各项建设,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稳中趋好,做到了“守住底线、走在前面、群众满意”。一是守住底线。近年来,我市未发生一般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各类食物中毒事件得到有效遏制,2015年至今未发生食物中毒事件,食品抽检数量、合格率保持在较高水平,2016年全市食品(农产品)抽检数量4.02万批次,达到常住人口(743.06万)每年每千人5.41批次的数量,食品内在质量合格率为97.07%,高于全国抽检总体水平0.27个百分点。二是走在前面。食品安全治理经验引起全省乃至全国的关注。佛山率先实行的肉品统一配送工作大大降低了病死猪肉通过运输环节流入市场的可能性,生鲜猪肉瘦肉精含量超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已经在我市全面实施食品小作坊集中管理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烧腊制品加工场地脏乱差的状况;2016年底出台全国首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集中管理政府规章。三是群众满意。食品安全满意度逐年提升,2016年11月,市政府委托第三方开展的佛山市建设人民满意政府行动(2016)评价显示,我市食品安全满意指数达到80.99,同比2015年增长2.34。在2016年省食安办组织的全省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居民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测评中,我市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达到73.03%,位列第一位。在2016年度市直单位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社会满意度常态评议中,市食药监局在24个测评单位中位列第一名。

在建议中提到的食品安全跨区域联动工作,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主要采取对内“固本强基,闭环管理”,对外“积极联动,重拳出击”的措施。对于佛山市辖区内,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四个最严”要求精神为指导,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筑坝织网,创新机制,打造一个全链条、全领域覆盖的监管体系,实现对食品安全“从种子到筷子”的全程有效监管。对于辖区外,佛山食药监系统不断加大与各地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沟通,不断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扩大打击面,从2014年的6大专项、2015年8大专项,到2016年的5大专项5大重点品种,几乎覆盖了食品药品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品种,以及一些跨区域、网络式、链条式的违法犯罪案件,较好的控制了跨区域性的食品安全问题。

一、固本强基练内功,打造全链条、全领域覆盖的监管体系

(一)完善监管体系建设

1.建立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制定《佛山市食品安全“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责任制实施办法(试行)》,明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以及“管行业必须管食品安全、管业务必须管食品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食品安全”的原则。

    2.实施基层监管能力标准化工程。制定《关于强化食品药品基层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根据各镇(街道)常住人口、监管对象体量确定监管人员、装备配备数量,夯实基层监管力量。同时,对基层监管机构建设提出“十个一”标准,我市南海区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各村(居)配备1名食品安全主任以及1名以上协管员和信息员,以此搭建村(居)一级监管架构。构建日常检查“网格化”与专项检查、飞行检查“双随机”相结合的新型监管模式,根据监管人员和监管对象分布情况划分二、三、四级网格,明确监管人员的日常监管职责,做到有人、有责、有痕、有制度、有评价。加强基层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全市各区总计投入食品快速检测车18辆,为市民免费提供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猪肉“瘦肉精”含量等快检服务,受到市民好评。

3.推行“两图两档两公开”试点。印发《佛山市食品安全“两图两档两公开”工作规范》,编制监管对象分布图、监管人员责任图,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政府监管档案并向社会公开,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完善监管工作机制,提升监管效能,做到有制度就有流程,有行为就有痕迹,有工作就有评价,有监管就有责任。

(二)强化过程管控力度

1.建立肉品统一配送模式。对全市牲畜(猪、牛、羊)屠宰企业进行整合提升,由2009年的34家合并至目前的21家,全面实施定点屠宰,并在全省率先推行肉品统一冷链配送模式。政府财政补贴资金投入700多万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7000多万元,配备统一、标准化的肉品专用冷藏运输车辆,对进入市场销售的肉品实行统一配送,监管部门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和车载GPS定位系统,对屠宰企业以及配送的车辆实施远程实时监控,实现肉品的闭环管理,杜绝私屠滥宰、注水肉等流入市场,有效保证肉品质量安全。该项工作获得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的充分肯定。目前,全市共有肉品统一配送车辆389辆,每天配送生猪约13000多头、菜牛肉品330头、活羊肉品600多只,覆盖农贸市场及超市529个,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

2.开展淡水鲜活水产品产地标识管理。全市有水产养殖企业(户)4.5万个,年淡水养殖产量62.5万吨,占全省的16.3%。以“标识”管理工作为抓手,农业部门和食药监部门分别建立鲜活淡水水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共同建立衔接机制,实现无缝对接,形成监管合力。目前,对六类水产品实行出产地标识,从2013年5月至2017年2月期间,全市共登记发放24267份产地标识和收到6013份外地产地证明,可溯源水产品总交易量达8.5万吨。市水产品标识溯源数据中心系统持续运行。佛山本地水产品抽检合格率由2012年的89%提高至2016年的99.2%。

3.引导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通过市场导向,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每家奖励5万元,撬动社会资本累计投入资金3.6亿元,对全市全部1000以上总计311家农贸市场实施了升级改造。9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施“驻场监管”,按照有专责的监管人员、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醒目的监管标识、有统一的举报电话的“四有标准”设立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驻场管理办公室,指导市场开办方强化日常检查和进货登记等管理。对全市总计534家农贸市场实施量化分级管理,覆盖率达到100%。按照总局关于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活动的总体要求,以设立优质精品肉菜专柜、推行“农超对接、厂超挂钩”和“基地+加工企业+超市”等手段,打造“1+10+100”示范超市,即不少于1家的国家或省级示范超市、10家市级示范超市和100家区级示范超市。在批发市场、超市实行烧卤熟食二维码追溯管理,实施“三品一标”农产品凭“码”入市。试点农贸市场“电子支付+检测追溯+责任保险”,延展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票据、快检结果通知单、电子称销售小票等的应用链条,逐步推动肉菜等食用农产品追溯管理。

4.建设食用农产品快检体系。制定《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检测室建设标准》及“1+5+32+500”检测网络建设方案(1个市级检测中心、5个区级检测中心、32个镇街检测车或检测中心、500个市场检测点)。2016年投入检测资金3700万元,在农贸市场、连锁超市总部及超市门店建立食品(食用农产品)快检体系,实现系统下达快检任务、自动上传结果、实时视频监控以及快检数据共享、结果分析应用的良好效果。

5.试点餐饮聚集区、特色街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强化规划,推动餐饮业实行“集中经营、集中管理”,创建“美食+安全”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区,引领行业规范,不断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目前,全市建成餐饮聚集区、特色街共33个(条),较大知名度的有文华里、佛山创意产业园、岭南新天地和一品广场等餐饮聚集区,逐步形成餐饮业集约化发展态势。以餐饮聚集区和特色街为重点,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目前,我市已有省级食品安全示范街11条,并做到“明厨亮灶”、“电子台账”覆盖率100%,全部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等级均达到B级(良好)以上,真正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大力推进特色餐饮食品行业(联盟)标准建设,建立“均安蒸猪”“南庄大包”等15个特色餐饮食品行业(联盟)标准,结合“古村落活化”计划等,发掘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开展“旅游+美食+安全”推介活动,营造绿色、健康、安全的饮食文化氛围。

6.“三小”综合治理。通过“两有两建两集中”,即有生产经营许可证、有营业执照或登记卡,建立制度、建立标准,集中生产经营、集中监督管理的要求,疏堵结合,引导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进入集中加工中心、美食街和划定区域经营,对于无证无照、乱摆乱买等经营行为坚决予以打击,逐步实现“三小”食品安全风险可控。一是推行食品生产小作坊集中管理模式。按照“政府扶持、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的总体思路政府投入4000多万元,撬动社会资本2亿多元,建成并投入使用食品集中加工中心14个,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现有265家食品小作坊入驻,占全市小作坊总数的90%编制禁止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的食品目录,仅能生产烧腊、卤水、豆腐和猪血4类地方特色食品;以政府规章形式出台《佛山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集中管理办法》,建立食品小作坊集中管理长效机制。目前,全市食品小作坊产品合格率98.6%以上,供应全市280个市场1000多个熟食经营档,辐射广州、清远、深圳等地。二是推行小餐饮集中经营、统一管理模式。实施“一证多店”管理,如禅城区岭南站食加纷美食广场,由一家运营公司实行“六T”(统一洗消、统一粗加工、统一检测、统一办证、统一管理、统一规范制度)管理,整个美食广场申请办理一个食品经营许可证;或是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划片区实行统一管理,通过建立示范街、美食街等将小餐饮引入划定区域集中经营,如禅城区文华里美食天地,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吸纳餐饮服务单位32家,包括大型餐馆5家、中型餐馆20家、小型餐馆5家、快餐店1家、饮品店1家,街区内所有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等级均达到B级(良好)以上,有5家被评为A级(优秀)单位。三是推行小摊贩登记备案、定时定点、规范经营模式。实行小摊贩登记管理,将经营者姓名、联系电话、经营项目等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备案;设置经营时间相对统一、经营区域相对固定的摆卖点;达到“六个统一”管理规范,统一标识、统一公示信息、统一着装、统一餐具、统一垃圾处理、统一查验记录,通过规范引导,提升小摊贩生产经营条件,规范小摊贩经营行为。 

(三)推动社会共治合力

一是新修订《佛山市食品药品违法举报奖励办法》,奖励金额由10万元提高到50万元。二是打造食品药品监管智库团队,市政府与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方共建华南食品安全研究发展中心,为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库支撑。三是在全国率先实施“平台+监管”模式强化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与“百度外卖”、“美团外卖”、“饿了么”等网络订餐平台合作,明确平台的责任和义务,聘用送餐员为食品安全义务协管员,协助对在线商户食品安全监督。创造性地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专管员配合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的机制,将全市4200多名流动人口专管员纳入食品安全群防群治体系,织密织细基层食品全监管网。五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等力量,推动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将食品安全监督作为志愿服务工作的内容,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形成强大的社会共治合力。

二、联合执法保安全,打造严密高效的执法体系

(一)“百日行动”为抓手,案件查处实现新突破

2014年至2016年,全市食药监系统连续3年组织谋划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百日行动”。在行动中,根据辖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考核权重和考核办法,实施排名通报、暗访督查督办等措施,高效推进行动的开展。据统计,3年“百日行动”,全市系统共立案4809宗,涉案货值4193.4万元,罚没1298.8万元,吊销许可证18个。一是查处了一批影响恶劣大案要案。联合公安部门共打掉6个特大的跨地区、链条式的病死猪肉制假售假违法犯罪团伙,抓获嫌疑犯55人。特别是2015年,稽查局联合公安部门打掉横跨肇庆、番禺、佛山,集收购、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病死猪肉非法加工销售链条案,被公安部、省公安厅和省食药监局列为督办案件,并作为典型案件在全省“秋风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进行发布。此后联合公安查处的“10·14假冒保健食品生产窝点案”、“10·16销售无中文标识洋奶粉案”,涉案货值均超500万元,得到了时任广东副省长林少春和副市长王玲的批示表扬。二是取缔了一批违法生产经营的窝点。3年“百日行动”,全市系统共取缔各类窝点2158个。2015年在南海区查获一假食品窝点,涉案货值达1000多万元。三是有效推动基层办案水平的提升。通过“定目标、给任务、带队伍、传方法”等手段,多次组织基层执法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学习研讨,注重实操训练等,逐步提高了基层人员的执法水平。据统计,近3年“百日行动”,全市镇(街道)分局共办理案件占全市立案总数70%,2016年“百日行动”,镇(街)分局办案比例升至80.2%,镇(街)分局执法人员已培养成为全市监管执法主力军。

(二)以食药警察为依托,“两法衔接”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3年,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公安局联合成立食品药品联合执法办公室;2015年,佛山市在全省较早成立了市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执法协作的通知》等文件,逐步形成了案前会商研判、公安提前介入、现场各司其责、事后分工配合的良性工作机制。

1.突出重点,打好食品安全“攻坚战”。对跨区域的重大食品犯罪案件,佛山食品监管执法人员与“食药警察”紧紧围绕货物、人员、资金、技术的来源流向,深入查明犯罪网络及其关联性,并及时上报上级公安部门统一调度协调,实施相关区域联动的集约化打击,着力策划打响若干质量高、规模大、效果好、声势足的集群战役,带动形成打击行动分重点波次推进的格局。据统计,2015年联合公安行动50多次,全市系统移交公安案件366宗,逮捕100多人。2016年以来,与公安部门联合查处了陈某某等涉嫌屠宰销售病死猪肉网络等多起重大案件,捣毁多个跨市、跨省犯罪集团,斩断了一大批犯罪产业链条。

2.部门联动,打好食品安全“协作战”。建立健全与公安部门的信息共享、窝点必查、快速检验、联合作战等联动执法机制,加强双方在日常运作、配合侦办、协调查办、案件移送、信息共享方面高效合作,形成“1+1>2”的工作效益,有效遏制佛山食品犯罪活动。联合执法制度建立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公安部门定期互相通报各自部门在打击食药违法犯罪领域的新动态、新措施,共同研判食药犯罪形势,共享食药案件线索,对疑难重点案件进行定性分析。食药监部门发现违法犯罪线索,及时通报公安机关,双方共同研判案件性质、管辖范围及打击方式等。公安机关行动结束后,将打击结果予以反馈。此外,食药监部门为公安机关开通检验绿色通道,优先处理送检物质,有效提高了案件侦办的效率,为佛山规模化打击食药犯罪提供了有效保障。例如2015年11月,公安部门根据食药监部门提供线索,会同食药监部门对位于顺德区的一家生产销售过期饮料的窝点采取联合打击行动,捣毁生产窝点1个、仓储窝点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查获各类过期品牌饮料3000箱以及其他涉案物品一批。2016年,食药监部门联合市公安局食药侦支队对位于南海区及周边地区的假洋酒生产、仓储、销售共8个窝点进行查处,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查获涉嫌假冒“马爹利蓝带”“轩尼诗”“人头马”等多个品牌洋酒成品4000多支,各类灌装用空瓶2000多个以及大量封装用瓶盖及标识,涉案货值超过300多万元。

(三)以食品安全抽检支撑,监管执法能力有新提升

数据显示,2016年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数量达到每年每千人5.29批次,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年每千人4批次的食品抽检标准,接近较发达国家推荐的每年每千人6批次标准。近年来,佛山食药监系统不断强化抽检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中的作用,使其为佛山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2015年,通过抽检,立案查处的案件300多宗。2016年南海食药监局稽查局查处的猪肉非法添加硼砂系列案,就是通过对293家猪肉经营户抽检猪肉293批次,借助抽检的力量,11家次的猪肉被检出硼砂,最终13人被刑拘。

三、有效预防筑前哨,健全应急预警及舆情应对体系

(一)妥善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针对近几年越南乳猪、活牛灌水、非法贩卖犬猫、非法奶牛养殖、假冒洋奶粉、大米重金属含量超标等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采取专项排查、市场抽检、舆论引导、权威信息发布、责任倒查等措施,及时遏制负面信息发酵扩散。

(二)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

及时修订并印发《佛山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佛山市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和应急处置指南》,明确突发事件处置程序和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并根据应急预案处置程序,对人员、经费、器材、交通工具等予以有效保障。

(三)开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2014年底,成功承办广东省(佛山)处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演练全程由局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统筹全市系统资源,加强省、市、区三级联动,应急演练亮点纷呈,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为全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提供参考范本。

(四)加强应急队伍和和能力建设

每年组织市、区、镇三级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开展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与处置培训,增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处置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

(五)开展日常舆情监测工作

建立市食安办与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网监部门的舆情监控联动机制。组织市农业局、各区食安办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业务科室联络员组成的全市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监测QQ群,每天发布舆情监测情况,提醒相关部门对涉及我市的食品安全舆情及时跟进。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食品安全“十三五”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计划,针对跨区域的食品犯罪行为,明确打击重点、细化两法衔接、科学安排抽检、做好举报投诉、提升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打击工作有新的成效,案件质量有新的提升,大案要案有新的突破,全力保障佛山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完善机制,明确重点,深化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

根据省局的工作部署、打击重点,结合佛山本地实际,深入分析打击重点的案件数据和情况,查找难点和重点,及时布置打击任务,明确重点,并制定、完善和细化一系列的在打击食品违法犯罪中,切实可行的配套机制和指南,使打击工作持续深入、顺畅、有条不紊开展,保持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防止违法行为的反弹,并重点查处一批大案要案,打掉一批地下窝点、链条式食品犯罪团伙,不断净化我市食品市场。

(二)密切沟通,两法衔接,加大食品犯罪刑事打击力度

继续加强与公安部门的亲密合作和深入沟通,依托食药警察的强大作用,加大联合执法的力度,不断提高食品违法犯罪的打击效果;同时,加强与法院、检察院的沟通、联系,不断创新和完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共同经营好案件线索,加强信息研判和执法联动,适当探索检察院的提前介入方式,使案件查办时证据和资料完整,提高食品刑事犯罪追刑率,加大食品刑事打击力度,捣毁取缔一批制假售假窝点,查处一批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震慑犯罪分子。

(三)科学抽检,确保效果,为稽查执法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结合实际,合理对抽检经费进行预算,并邀请专家进行认证,保证经费使用绩效达标;二是根据省局下达的任务和我市的任务,科学合理制定全年食品抽检计划,督促各区局按时按量完成全年抽检任务;三是继续加强抽检业务工作指导,努力提高监督性抽验命中率;四是积极参加打假过程中的检测工作,为稽查执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改进措施,加强服务,做好食品投诉举报处理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食品投诉举报处理工作,一是计划制定全市投诉举报工作月通报制度,要求各区对未办结的案件进行说明;二是加强投诉举报件的办理工作的培训;三是做好举报奖励资金的申请工作,激励举报人做好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工作;四是进一步规范投诉举报的处理流程,提高处理的效率,确保件件有答复,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五)完善配置,理顺流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加强应急处置队伍的建设和硬件、软件设施配置;二是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流程,理清应急联系人、队伍、应急物资的配置;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对各区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调研。确保当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做到有章可循、处置规范,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目标一致、各行其责”的食品安全应急保障体系。

                 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7年710

主题词:食品安全  跨区联动 答复  

联系人及电话:石唯廷,0757-82789903

抄送:市府办公室、市人大选联委、各区人民政府、市农业局市公安局市卫生计生局市应急办